首页 邮件 搜索 新闻 短信 聊天 导航
上移动梦网,赢手机大奖。

新浪首页 > 男人女人 > 两性话题 > 正文
“情感宣泄”课诉说“成长的烦恼”
http://living.sina.com.cn 2001年05月16日10:20 华商报

  那天晚上詹悦写作文的时候,刚刚想好题目和提纲,就有同学给詹悦打来电话“咨询”怎么写。类似的经历她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了,感到很苦闷的詹悦考虑再三,悄悄跟班主任虞怡玲老师说了这件事,没想到虞老师鼓励她:“把这件事拿到‘情感宣泄’课上去说啊,厌烦‘不合时宜’的电话的人恐怕还不止你一个呢。”

  詹悦是上海市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五(9)班的学生,在这个学校,每个星期一的中午都会有一节叫做“情感宣泄”的心理健康教育课,主讲是同学自己。詹悦自告奋勇“预约”了一个《电话铃又响了》的主题,走上讲台倾吐了自己的苦闷,带着期待理解的眼神看着大家。

  “詹悦还算好的呢,我碰到这样的情况,就会把人家‘冲’一顿———一个好题目想了半天,思路就给他打乱了。”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直率地说,引来同学们一阵哄笑。“有同学给我打电话,我一般都会很高兴,因为他们愿意跟我交朋友;也有人问我作业,我就会告诉他,应该自己去动动脑子。”一个文静的女孩这样说。

  同学们七嘴八舌,畅抒己见,詹悦的心也越来越亮堂,轻松愉快的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。心理学家说,这种方式叫“宣泄”,对缓解心理压力很有效;詹悦和她的同学不懂这就是“宣泄”,但是自从这个学期开设了互助式的“情感宣泄”课,他们心里都感到很舒服。

  其实像詹悦这样的“成长的烦恼”,几乎每一个孩子都会碰到。有个孩子每天都要弹钢琴,奇怪的是,练到一定的时候,他就会忍不住跑到阳台上大喊大叫几声。长期下来,他很担心自己是不是“有问题”,把话题拿到“情感宣泄”课上一讲,就有人反问他:“你的爸爸妈妈心情不好也会吵架、摔东西呀,他们难道有问题吗?”一句话让这个孩子心里豁然开朗。对孩子来说,偶尔的“失态”和“失言”并不重要,关键的是他们要把自己的想法、苦闷表达出来,才不会憋坏自己。“孩子们都比较天真,心里话肯说出来,要是大人恐怕就不会自抖‘丑事’了。”虞怡玲老师说。

  开设“情感宣泄”课,对学校来说其实也是新鲜事。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,心理健康教育以前不是不搞,但是重视不够,很大程度上是放任自流;方法和效果也成问题,老一套的“填鸭式”说教没法赢得孩子们的心。改革势在必行,怎么走却是个新问题。在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校长程华看来,不论什么形式,关键是要分析小学生的心理特征,取得学生的信任,问题最终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去解决,亲切、开放的“情感宣泄”课恰恰走对了路子。不过,心理健康教育不拘一格,又岂止互助式“情感宣泄”一个模式?因材施教、探索新路是教育工作者们乃至全社会责无旁贷的事。杨金志




发表评论 | 女性视角| 关闭本页




相关链接
调查显示香港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较强 (2001/05/07 10:40)
美国发明治疗青少年焦虑症药物 (2001/04/30 14:22)
调查显示青少年正在失去创造发明兴趣 (2001/04/27 19:31)
新浪推荐
新浪网隆重推出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服务
幽默、美图、FLASH…动漫频道正式推出!
聚首新浪放飞爱情梦想-新婚专题五月登场!
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!
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
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!
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
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

新闻搜索






您对本栏目有何建议,请向主编信箱发信。

网站简介 | 用户注册 | 广告服务 | 招聘信息 | 中文阅读 | Richwin | 联系方式 | 帮助信息 | 网站律师

Copyright © 1996 - 2001 SINA.com, Stone Rich Sight. All Rights Reserved

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
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