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个日剧,凤凰卫视的翻译叫《我一个人住》,常盘贵子演的,说的什么故事忘了,想来不怎么精彩。因为自己也是一个人住,也是顶普通的上班族,所以当时很“期待”(这是那边翻译里流行的词),结果没发现有什么新鲜的东西,只记得片尾的镜头拍得很漂亮。我一个人住了很多年,已经习惯了波澜不惊的平常日子。有个星期六在车上陪司机听广播,晓露主持的“单身周末”,似乎是很随意的一个节目,主持人反反复复说些闲话,那些闲话我晚上回家时也常在车上其他节目里听到,是十几岁女孩以为漂亮的语言和气氛;再接几个听众电话,一二个小时也就差不多了。电话里的声音虽然没有主持人甜蜜,却也很符合那类节目的味道。只是不知道那些说单身快乐的或单身寂寞的男女,在电话里说有什么意义。这城市里有不少人迷恋空中的声音,让我想起达明一派的“天花乱坠”。去听听这首歌吧,感情的分量已经变得可以在空气中飘来飘去了吗?
单身的生活之所以被人当作话题,可能是因为其中的可能性吧。因为单身,所以浪漫是可能的,并且被允许。如果是已婚,那浪漫就要大打折扣,怎么看都有点做作。结婚10年再来烛光晚餐,在电视电影里通常是某一方想掩盖什么事实,要不就是亏欠对方太多,总之不是什么好兆头。单身就不一样,只要没有法律文书,谈多少次恋爱都可以是美丽的。然而太多的浪漫是需要代价的,恋爱决不是件轻松的事情,很多次的恋爱更不会像玩游戏那么简单,所以相信很多人的单身生活是平常的,也没有什么可以特别提起的地方。
我现在住的房子是父母给的,7年前他们从这里搬走,之后一直是我一个人住。据我的朋友说我是个没什么情调的人,7年之中我没有对这房子做过什么改动。即便是7年前很出色的装修,到现在也已经不成样子,何况当初这里的设计,很能代表乡镇干部的风格水准。房型也落伍,两室一厅的厅是暗厅,只十来个平方吧。卧房十二三个平方,另一间大一点的做了工作室。家具是红木的,母亲喜欢的,但不是老红木,质量有问题,估计到最后连是不是红木也要打个问号。母亲可能是怀旧,所以才会买,又可能不敢和老家的家具比较,所以一直没搬走。我个人显然不想自己的房间放这样的家具,不过要搬家、要重新装修实在很麻烦,我的选择就是保持原样。
单身久了也不会幻想自己遭遇什么浪漫的故事,由于在家的时间比较多,以前喜欢看看书,有时也写点什么,曾经想过要当一个大学者一个大作家,没做成。遗憾是有一点,不过也没什么好说,人一辈子能实现的梦远比做的梦少。去年开始入市做股票,这是很耗时间的工作,除了每周3天上班,余下几天内容很雷同。每天8点起床,看财经报纸听财经广播,9点20分开电脑接收实时行情,然后是看盘。这个过程断断续续会持续到晚上10点半,也是就中央二台的“证券之夜”结束,我的一天也暂告一段落。
我从中学起开始上寄宿学校,父母一直不在身边,虽然自认是个愚笨的人,但在大多数事情上没有依赖别人的想法,所以感到寂寞的时候并不多。当然也有很无助、精神上很有问题的时候,这与是不是一个人没有关系,而与活着有关。不管身处哪里,孤独感是永远不会消失的。如果暂时没有人与你一起走以后的人生,那么自己走好了。(上海 胡玮莳)
    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
    手机短信传送天气预报、演出信息、彩票号码
|